很多時候,部落格的內容都跟現在的想法有關,在不知道寫什麼主題時,從生活中紀錄自己、整理自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;可以從生活中的每一個角度、每一個面向、每一個小事件,去觀察自己的感受、想法,然後將這些感受寫下來,再從凌亂的想法中,梳理形成部落格的主題,以下是幾個你可以參考的方向。
目錄
寫日記:思考深度的訓練
沒有一個部落格的內容是一開始就是完美,在逐漸從日記中發現自己想要的、合適的,自己能帶給這個世界的東西,除了整理自己的想法、加深自己的思考深度創造複利,同時也作為生活反思的一部份,在這個過程更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主題。
部落格寫什麼?
從需求面來說
其實寫部落格就跟開店一樣,如果旁邊已經有一家超商,你如果想再成立一家超商,可以怎麼做吸引顧客?
去觀察市場的需求,市場的問題是什麼,他們需要什麼樣的解決方法,而我們可以提供什麼樣的知識、想法。如果市場已經有許多重複類型的主題,可以先構思撰寫的必要性是什麼?獨特性是什麼?
就彷彿去超商買東西,是什麼原因促使你選擇去超商買,而不是去全聯、家樂福或好市多?
在每個決策的背後,都有一個潛在的判斷,決定怎麼做是最適合的;反之寫部落格時,怎麼讓讀者覺得,你的內容是最適合的,不會遇到跑完超商發現超商沒賣,又跑去家樂福,去家樂福還是沒有,又跑去好市多的囧境。
透過去模擬、預估讀者需要的內容,與現在市場的需求,在撰寫重複相類似的主題時,才能有足夠的差異化,讓內容可以被看見。
- 市場沒有,但觀察到這個世界需要的
- 市場已有,但自己可以做到更好的(差異化)
從自身能力面來說
李白說:天生我才必有用,我們來到這個世界,一定有相對他人來說比較擅長的部分,或是想要投入、擁有熱情的部分,這部分就是你能給予這個世界的東西,也就是你的部落格的主題,再從主題延伸不同的內容架構。
從收益面來說
選擇熱門搜尋關鍵字作為主題參考,有助於創造更多的廣告收益,但如果沒有與自身生活習慣契合,在還沒開始收益前,容易半途而廢。
評論